close
著父母年紀漸長,子女和父母的關係往往產生很多微妙的變化。

台大社會系教授李開敏曾經接觸很多個案,發現很多成年子女和父母一直停留在早年的關係,也就是沒有辦法轉換權威與順從的關係。

「我記得我接過一個電話,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教授,年老的媽媽摔倒了,他把她安置在養老院。但是他一直覺得很內疚,他們的關係中間還存在很多緊張。我看到的一個畫面是,儘管他們都是兩代白髮人,但是他們的關係還是停留在年幼,畏懼媽媽、極度討好媽媽,很不平等的關係。」

李開敏教授認為,如果子女和父母可以慢慢發展為成人對成人的關係,有很多困難的決定是可以坐下來一起討論的。

子女也可以放下一些內疚,照顧一下自己的需要,長者也未必不能諒解。

但是有時候,也會看到另外一種極端,就是當父母年老時,角色互換,兒女變成爸媽的爸媽。

李開敏回憶她在榮總工作的時候,常常看到當父母年老力衰的時候,子女會過度的介入,接管了老人家的決定權。

「我以前在榮總上班的時候,常常看到老人在病床上,一家人在病房外面討論,以後父母往哪裡送,當場就做了一個決定,再進去告訴老人家。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不平等關係,沒有尊重到當事人的自主、自決的權力,」李開敏說。

在和父母的關係上,要小心別掉落任何一個極端的陷阱。

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,如何與年老的父母相處,甚至如何及早規劃自己的晚年生活,已經成為許多人最切身的議題。


其實,從許多方面來看,老年期都是一個充滿發展潛力的時期。

李文瑄醫師就認為,當我們談到老人的時候,常常一概而論,其實,老年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「年輕的老人」(young old),一種是「年老的老人」(old old)。

老年正是黃金期

年輕的老人一般來講是指剛剛退休到七十幾歲這段時期,這個時候的老人其實正是人生的黃金年代。

「我常常鼓勵這個時期的老人,不要覺得悲觀,因為這個時候的老人又有錢、又有閒,而且身體病痛也還沒有開始,最擁有的是時間,李文瑄醫師說。
Young old應該很快樂,你甚至不能稱他為『老人』,這個時候要注重身體的保養,而且不要有老的心態,也不要倚老賣老。儘量跟年輕人融合在一起,」

在這段時間,兒女可以是父母生涯規劃上最好的軍師。陽明醫院精神科醫師楊逸鴻就鼓勵兒女在父母剛步入老年期時,甚至還沒步入,就可以幫助父母儘量培養興趣,擴展他們的社會網路,幫助他們打破自我設限的生活方式。

企管顧問蔡益彬為了幫七十多歲的父母培養興趣,特別去買了一台單眼相機。「拍得好不好沒關係,重要的是在攝影的過程中,他們可以接觸到一棵樹的美、一片雲的美,」

蔡益彬說。現在他的父母已經迷上攝影,村子裡有什麼活動,他們就會帶著相機去拍,拍出來的照片和鄰居朋友分享,充滿成就感。

在廣告公司擔任文案的陳意鳳,雖然媽媽才57歲,還稱不上老人,但她和姊姊、弟弟,已經積極鼓勵退休在家的母親培養一些嗜好,還想盡方法鼓勵她運動。

一開始是陳意鳳的表姊發現她媽媽有縫東西的天分,她就幫媽媽報名去學中國女紅。

「我看了一個六十幾歲才學畫畫的人,而且學的很棒,我就講給媽媽聽,媽媽就很有信心,」陳意鳳開心地談起她如何為媽媽加油打氣的情形。

陳媽媽有事沒事就在做女紅,還經常和子女討論如何配色、如何設計花樣。而陳媽媽做的女紅作品,也為她得來許多親朋好友讚賞。

現在,陳意鳳還是跟在大學時一樣,每天晚上都會坐在床邊和媽媽聊天。

不愛說話的爸爸,則睡在一旁靜靜的聽。由於母親曾罹患癌症,為了她的健康,除了飲食上儘量吃的清淡之外,他們也鼓勵爸媽規律運動,至於鼓勵的方式,則是親自陪他們運動。

「以前我媽媽都不運動,她喜歡打麻將,就會一直坐著。我們就一直勸她,她現在已經加入健身俱樂部,我姊姊工作比較自由,就會陪我媽去運動,她現在動得比我還多!」陳意鳳開心地說。

當然,在鼓勵父母培養嗜好、運動習慣時,也需要考慮到父母的個性與意願。

如果父母的個性就是不愛出去活動,不妨把資源、朋友帶回來。

楊逸鴻醫師就建議,為父母安排活動,要考量父母的個性來做。有些子女一直鼓勵媽媽去爬山,可是媽媽就是覺得爬山很無聊、很寂寞。還不如讓她帶著小孫女去散步。


所以子女要考慮父母的個性,設計對他們有吸引力的活動。可以藉由踏青、賞鳥、賞花等全家性的活動,讓父母達到運動的效果。

如果子女以身作則,以家庭活動為由,他們會比較喜歡參與。另外可以藉由好友的力量,鼓勵他們一起運動、休閒。

另外子女可以是父母最好的資訊蒐集者與擴展社會網絡的橋樑。

台北市立療養院衛教室主任林美珠建議,子女可以幫父母蒐集相關的資訊,例如社區有哪些課程、哪些活動。


有時為了幫助父母走出第一步,子女可以和父母一起參加這些活動,讓他們先認識一些新朋友,建立新的社會網路,減少父母孤單的感受。

李開敏教授認為,除了子女本身,也可以透過鄰居、熱心的鄰里長做一個橋樑。

三代同鄰最理想

宏諅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至今仍與母親施陳秀蓮同住一堂,就近照顧年高八十的母親,也享受母親的愛;而施阿嬤也可以照顧子孫。

三代同堂,和樂融融;去年,施家還被中華民國世界和平婦女會選為台灣的模範家庭。


有時子女雖然未能和父母同住,但藉由一些安排,仍能和父母保持親密的互動,同時擁有更多的自主空間。


李開敏教授就認為,「三代同鄰」是最健康理想的家庭。<理想但不一定符合實際>


曾經以一首「龍的傳人」傳唱海峽兩岸的歌手李建復,現在是雅虎台灣區總經理,他就選擇了和父母住在同一棟大樓。

「雖然房價貴了一些,但是還是咬了牙買下來,」李建復說,「和父母住得近,可以彼此照顧,不只是我們可以照顧他們,父母也可以照顧我們的小孩。」

李建復的父親是前經濟部次長李模,哥哥李建中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,他也選擇住在父母家附近。

所以每到週末假期,幾個兄弟就會安排活動,全家和父母同聚,享受三代同堂之樂。

在媒體擔任主管的鄭宜媛,雖然夫妻兩人都工作忙碌,但是總是會刻意安排全家人和公婆共處的時刻。

「我們在結婚前就很重視對父母的照顧,所以不管加班到幾點,我們都會全家一起吃晚飯,這是全家人很和樂的時光,」鄭宜媛說。

除了子女的協助之外,老年人自我的調適,往往是決定老年生活品質的關鍵。

在博愛路社區老人中心裡,每個星期四的早上,都會看見一個身體硬朗、氣色紅潤,頭髮梳得井然有序,眼神發出光彩的95歲老人,人家都叫他「魔術伯伯」。

七、八年來,他每個星期四早上都會來到這裡開班授課,教老人中心的學生變魔術,風雨無阻。

魔術伯伯本名叫竺翊漢,年輕時是空軍機械修護員,後來在藝工隊學了一些魔術技巧,從此興趣愈濃。

退休以後,就開始在很多地方教人變魔術。也許是因為變魔術需要眼明手快的關係吧,魔術伯伯雖然已經高齡95歲,除了一頭雪白的頭髮與稍微重聽,談起話來還是有條有理,公事包裡的文件整理得井然有序。

魔術伯伯似乎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,如果有的話,就是他有一個熱愛的興趣──變魔術。

一談起魔術,他的眼神就泛起光彩,訪談中他不斷強調:「我是風雨無阻,每星期四一定來上課!」

研究顯示,這些快樂的老人通常有三個特質:他很有彈性,不會拘泥於扮演一個角色。第二,他很樂觀。第三個特性就是他能善用資源。

李開敏教授指出,有些人上了年紀就變得非常封閉,這是非常不利的,最後就容易變成憂鬱的「孤老」。

其實,年紀愈大,愈需要依賴外界資源,能夠彈性、樂觀、善用外界資源,可以說是最佳的抗老化良方。

而當父母逐漸邁向老年,親子關係也應隨之成長,兒女不再只是聽話的兒女,也不應強做父母的「父母」, 現代「孝道」的最佳定義,應該是做父母的──好朋友。

本文引用於:http://blog.xuite.net/fish7031/gft/18406260/track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09394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